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尹力、刘国中、何立峰、张国清、陈吉宁、黄坤明同志结合分管领域和地方的工作作了发言,大家进行了交流。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取得了一些成效,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但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习近平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习近平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习近平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指出,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
主动谋划服务 唯实争先创优 全力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一季度开门红
1月28日下午,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菁华主持召开2023年度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及时传达学习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精神,全面部署2023年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及重要工作,带动激励全局干部职工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主动服务,全力争取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曾菁华局长指出,春节上班第一天,我市立即召开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奋进者姿态、敢闯敢干的精神风貌和唯实争先的良好作风。全局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大会精神,深刻把握“新重庆建设的总抓手总牵引”,对照“十项行动”明确的重点任务清单,主动谋划、实干争先、争取工作主动权。一是以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抓紧抓实《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50个重点项目;二是以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重点,更好带动区域交流合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以合作共建平台为载体,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四是以招商引资为手段,推动更高水平利用外资;五是以为文旅、农业、绿色、数字经济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尽快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出进度、出形象、出成效。曾菁华局长强调,新年要有新气象,全局干部职工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市委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好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战斗队和突击队作用。一是以奋发向上、唯实争先的精神状态,积极推动2023年重点工作,以更大的力度开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新局面,争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二要以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工作作风,切实抓出工作实效。敢于担担子、担责任,推动各项任务迅速落实;三要以主动谋划、主动服务的工作态度,掌握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工作主动权。要紧紧围绕标志项目、关键产业、重点企业,动员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四要以率先垂范、抓紧抓实的责任意识,形成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发展的强大合力。局党组班子要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持续加强与相关专委会、重点区县合作,项目化、清单化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孙熙勇、彭志明、唐卫东、楚斌,二级巡视员王强及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2015年11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李显龙总理的共同见证下,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建设中新(重庆) 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
2016年1月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提出要求“一定要高标准实施好,打造高起点、高水平、创 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
2016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与李显龙总理会见时提出“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 示范项目打造成两国合作新亮点”。
2017年9月,习近平主席与李显龙总理会晤时指出 “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两国合作重点,希望双方 建设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并 在地区层面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 通道建设。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中新两国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旨在提升中国西部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中新两国创新开展的不限定四至边界的区域性战略合作平台,项目可选择重庆及西部其他省区落地。
除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四个重点领域外,在教育、医疗、旅游等其他领域均可开展合作。
国家支持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开展创新举措先行先试,创新举措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和机制创新,以确保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功发展。
中新两国政府建立了三级合作机制,以保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顺利实施。
中新双方分别由一名副总理担任联合协调理事会主席,目前中方主席为韩正副总理,新方主席为王瑞杰副总理。
联合协调理事会在国家层面对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和政策创新进行决策,是项目向中新两国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的主要途径。
中方商务部牵头,新方贸工部牵头。由中国商务部部长、新加坡指定部长担任联合主席,重庆市人民政府派代表参加。商务部牵头建立了由21个部委组成的国内部际协调机制,为项目向上争取国家支持提供了绿色通道。
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和新方贸工部共同牵头,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和新加坡指定部长担任联合主席,负责具体推进政策创新和项目落地。
重庆市成立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委员会,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主任。成立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重庆市政府直属机构),负责统一管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履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管委会办公室职责。新加坡贸工部成立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办公室,负责协调新方相关部委。
中新双方分别设立了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4个专门委员会,每个专委会设立主任单位1个,副主任单位1—2个,成员单位若干,分别负责推进四个重点领域合作。金融服务专委会主任单位分别是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航空产业专委会主任单位分别是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加坡交通部;交通物流专委会主任单位分别是重庆市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信息通信专委会主任单位分别是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