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000MB15895317/2022-0009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教育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市科技局 | ||
[ 成文日期 ] | 2022-07-12 | [ 发布日期 ] | 2022-07-12 |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010号提案的复函
王林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科技人才流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0010号建议)收悉。经我局与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国资委、市科协、市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促进科技人才流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情况
2021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围绕“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在做大基数的同时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580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超过16万人,累计引进市外人才超过5万人,引进外国高端人才1310人。
(一)以聚才为重点,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进365体育怎么打不开网址_正规beat365app_365bet备用投注网址人才计划项目优化整合,全力打造“重庆英才”品牌,修订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遴选支持人才418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93个。率先推出省级人才计划科研经费“包干制”,首批立项438个,带动7000余人参与研发。深入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鸿雁计划”等引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科技领域高层次人才,从安家资助、岗位津贴、人才奖励等方面予以支持,新认定科技人才在内的“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人才91人,“鸿雁计划”人才38人。设立海外引才引智项目,激励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引进外国专家和海外人才来渝开展科学技术活动。设立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支持青年博士来(留)渝创新创业、深耕专业领域,首批征集到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509项。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和《重庆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细则》,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同时,出台重庆市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开展“一事一议”人才政策试点,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范围,持续开展科研人员减负行动,增强重庆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二)以留才为重点,完善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服务体系。聚焦人才服务需求,印发实施《重庆英才“渝快办”实施方案》(渝委人才办〔2021〕11号)、《重庆英才服务港建设方案》(渝人社发〔2021〕54号),将包括科技人才在内的人才服务事项从17项扩展至68项,服务手段从人工向“网上办+掌上办+线上办”多元拓展,进一步强化“服务专员+联络员”机制,以“贴心式”的服务让广大人才扎根重庆。目前,全市服务专员(联络员)共2479名,其中365体育怎么打不开网址_正规beat365app_365bet备用投注网址700名,区县1779名;累计发放英才服务卡9779张,持续强化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出入境、职称评审等服务,年提供“一站式”服务12.3万人次。同时,加强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更多应用场景电子化,推进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互认,提升网上办事便利度;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强化部门和区县协作联动,进一步凝聚合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三)以用才为重点,加强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改革创新。在“重庆英才”遴选中启动实施优秀人才举荐制,第一批支持对象、院士带培对象陆军军医大学蒋建新研究员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健全基层人才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等系列举措,出台《重庆市职称评审管理办法》,新增大数据、技术经纪人等职称专业6个,修订职称专业申报条件和评审标准43个,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通过613人。贯通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立交桥”,2057名专技人才取得高技能人才等级证书。工业设计专业职称评价体系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向全国推广。坚持不懈地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动力。“项目支持谁”由用人单位说了算,将人才识别、评价的主导权交给决定支持的企业,由企业在通盘考虑人才规模、结构和素质的前提下,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以关键技术人才、重点培养人才和潜力青年人才为主体,形成人才清单交由市科技局予以定向支持。“科研怎么搞”由科技人才说了算,在考核指标不降低的前提下,科研项目负责人可以自主调整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和项目组成员。同时,科研经费实行“包干制”,支出不设科目与比例限制,允许科技人才根据研发活动据实开支。
二、加快科技人才流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路和重点
您提出的“加快科技人才流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很有针对性,指出的问题非常客观、非常中肯,提出的建议既有指导性、又有针对性,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下一步,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抓重点、重点抓,以点促面,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科技人才流动,让更多科技人才在加快建设全国重要人才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抓精准施策。坚持把引育科技人才,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一事一议”方式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包”,支持重点单位等吸引集聚科技人才开展科研活动。支持重点聚焦两个方面:一是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二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确定支持对象聚焦三个维度:看是否有创新发展意愿且有识才、聚才、用才的能力,看是否有突破关键科学问题或者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的预期,看是否有形成产业发展示范效应的愿景。政策实施坚持两大导向:一是突出青年人才。根据青年人才最具创新活力、最易实现创新突破的特点和潜质,重点支持40岁以下的科技人才,包括处在科研一线、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博士和处在关键岗位、有一定实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二是突出创新导向。针对重点产业发展的需求,关注创新难点痛点,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帮助用人主体集聚科技人才和团队,解决科技难题。
(二)抓靶向服务。以建设科技人才管理系统为依托,采集全市科技人才和市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全量信息,构建完善符合重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资源数据库,开发数据采集、人才评测、需求匹配、分类评价、人才交流等应用功能模块,建设重庆市科技人才服务系统,实现科技人才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势、服务能力、人脉圈(学术圈)等数据资源智能导入与个性化展示,服务科技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基于人才视图、能力评测的人才导航、精准对接、人才引育和政策落地。在此基础上,以体系化的“项目群”推动科技人才梯度发展。其中,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科技前沿,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问题,系统支持基础研究人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项目以研究开发具有创新性、稳定性、可靠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和关键部件为重点,专注培育技术开发人才,助力企业提档提质发展,提高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项目支持院所集聚科技人才,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抓实践载体。坚定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资源配置机制,已经制定并印发《关于组织实施科技人才“兴园兴企兴乡村”系列行动的意见》(渝科局委发〔2022〕3号),探索积极引导和支持科技人员入园区、进企业、到乡村深度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一是实施“科技总师兴园区”行动。通过与科技园区、区县政府联动,把与园区开展合作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或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备案为“科技总师”,支持他们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在科技园区形成人才雁阵格局;与拥有“科技总师”的科技园区联合设立和实施365体育怎么打不开网址_正规beat365app_365bet备用投注网址重大科技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等,组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实施“科技专员兴企业”行动。通过与区县科技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纳入清单管理的科技型企业联动,把直接服务企业的科技人才备案为“科技专员”,引导他们以优化和完善企业创新链为核心任务,有针对性地提供“补链”“强链”“延链”服务,对他们提供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等方面的支持;对拥有“科技专员”的企业提供人才培养、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兴乡村”行动。通过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合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科技人才面向乡村振兴主战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运用在田间地头,对他们提供科研项目、人才计划方面的支持和继续保障工作经费。
此复函已经市科技局党委副书记雷虹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5日